智能门锁安全新趋势:为智能门锁加载安全“芯”
日前,据央视报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了智能门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发现智能门锁产品在远程开锁和人脸识别方面风险较高,在感应卡识别开锁方面隐患较多,另外在密码逻辑安全、抗电磁干扰、指纹识别等方面程度不同地也存在隐患。
央视的报道在市场及行业上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也引发了人们对智能锁安全性的拷问,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智能锁才安全呢?来看看专注于信息安全、物联网芯片及智能锁解决方案的国内安全芯片核心企业国民技术是怎么说的。
风险1:胶带也能解锁?
据央视报道,本次监测供采样智能锁产品40批次,有36批次采用指纹识别技术,其中有10批次是存在风险隐患,风险程度比较高的。
专家首先在智能门锁指纹识别区贴上一小块胶带,然后用已经录入指纹的手指进行几次开锁,随后找来6位不同年龄的没有录入任何指纹信息的检测人员逐一随机用手指尝试开启门锁,结果门锁都能开启。
PS:据悉,国民技术智能锁方案采用的是半导体指纹识别模块,该模块只对活体指纹进行识别,也就是说半导体指纹头可以穿透透皮肤表发层,基本上不可能被复制或仿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抵抗网上盛传的硅胶模拟指纹解锁及胶带解锁。
风险2:感应卡存在被复制风险
在这次风险监测中,30批次智能锁具有感应卡开锁功能,其中发现28批次存在被复制的风险,占比高达94%。
专家将一张感应卡放进书包,同时打开手机NFC功能,也就是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当这部手机靠近书包一定距离后,一组数据出现在手机上。据专家介绍,攻击者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读取到的信息复制一张和书包里感应卡开锁信息完全一样的感应卡,这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PS:据国民技术介绍,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门锁大多配备的是 M1 卡,M1 卡成本低廉,但是极易被复制,安全性极差。为了解决这一痛点,国民技术的智能锁方案采用CPU芯片卡。据了解,CPU芯片卡是为银行卡而研发,内置金融级安全处理器,不能被复制,且与门锁协议传输经过加密处理。
风险3:远距离控制存在风险
如今APP已成为智能锁的标配,远距控制也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功能之一。但在这次风险监测中,专家发现远距离控制存在信息泄露、密码被***等安全隐患。在报道中,专家通过简单操作后,不仅能远距离控制门锁状态,获取用户手机信息,甚至可以反向进入厂商服务器,获取大量使用该品牌智能门锁用户的手机信息。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40个批次的智能锁中,有10批次具有远距离控制功能,支持用移动应用远程控制,对门锁有进行开锁及查看记录的功能,其中,8批次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PS:国民技术智能锁方案采用了金融级安全芯片,同时使用了国密算法,在安全方面可以足以应对黑客的攻击。
风险4:特斯拉干扰的隐患
检测结果显示,40个样品中有6个批次被特斯拉线圈打开,占比为15%。专家介绍,解决这一问题在技术上并不难,只是成本会提高,目前市场上主流企业的产品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
PS:据悉,国民技术智能锁方案采用了自研的金融级高等级安全芯片。芯片采用胶连逻辑神经元AI传感器,更有独家设计的自主可控的“龙纹”防护层,具有强安全性。该芯片已广泛应用于5千多万银行终端产品中,拥有“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安全评测”、“商用密码产品型号”等安全资质证书。其智能门锁本身也被国民技术安全实验室评测为A等安全级别。
买哪种智能锁安全?
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智能锁琳琅满目,流线型、椭圆型、航空母舰型等不同的外观设计充斥着市场。虽然智能锁的外观越来越华丽、越来越炫酷,但是其内在的安全问题仍是各个厂商难以越过的壁垒。但整体来说,智能锁是在机械锁的基础做的升级,所以安全性理论上是优于机械锁的。
为了提高用锁的安全性,国民技术建议用户在选购智能锁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智能锁是否安装了支持国密算法的安全芯片?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模块?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能否经得住正规的产品检测?
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还警示用户:尽量不使用或关闭人脸识别功能和远程开锁功能,在日常使用中妥善保管好信息识别卡,防止被非法读取和复制。在使用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时,建议消费者应在日常使用中留意指纹识别模块是否存在残留异物或物理损坏,若发现指纹识别模块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指纹识别功能,并联系生产企业解决。
- 小米MIJIA智能门锁,带指纹传感器,NFC和蓝牙功能2019-06-21
- 爱迪尔2019-06-20
- HUAWEI AI PASS与青稞智能锁二次新作,助力618大促!2019-06-20
- 艾尔智能锁美出新高度 时尚表现力可圈可点2019-06-19
- “格力与奥克斯大战”会不会是智能锁行业的明天?2019-06-18
- 品牌推广新模式 美尔固智能锁高铁广告强势来袭2019-06-17